《傅雷家书》
- 这本书包含什么:青年人的自律和子女的教育。
- 本书为我带了了什么
- 自律,这本书我比别人读的晚很多,但在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傅聪的自律精神,现在坚持早上起床看一小时的书,下班去图书馆学习
- 理解父母的严厉:青春期的时候曾经因为我妈打我,而对她有过误解,但现在反思发现她的这种教育方式并不是一无是处
- 和我爸爸聊天的时间逐渐变长,之前是每天早上一次通话只有5分钟左右,现在能达到10分钟,甚至半小时,学会了倾听他的教导
- 学会报恩,傅雷先生说,年轻人因为一直在往前看,所以很少回头,会给人一种忘恩负义的错觉。因为这句话,我把逢年过节给大学辅导员的短信问候,变成了一箱应季的荔枝。
- 适合什么类型的人读
- 学生:学习傅聪的自律
- 未婚人士:如果你和父母关系糟糕,真的推荐你读这本书,他能够让你真切体会到为人父母的无私,并且学会理解父母的心酸。
- 已婚人士: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子女教育指南,书中提到的孩子的启蒙教育、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候的一些过失和傅雷先生的反思真的值得每一个家长去学习。
- 怎么读
- 什么时候读: 建议周末的时候,慢慢读,这本书急不得,而且可以反复读
- 阅读的方法: 每一封信读完,先停几分钟,想象一下作者写信时候的场景。
- 阅读的时候我在想什么: 我读的时候,在想傅聪给他父亲的回信中到底说了什么?我跟我爸爸从来没有聊过这些内容?下次给我爸爸打电话的时候,除了日常聊天的内容,是不是也可以加一些他喜欢的内容进去呢?
- 评价
- 网上的评价:这本书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它获得过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被列为大型丛书《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之一。20多年间发行量累计已达110万册。《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是可以使我们更好提高自身修养的一本好书,更值得父母和孩子读一读。
- 我的短评:抛开傅雷和傅聪就专业技能方面的讨论,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父亲的自责和牵挂。这本书的前几封信就已经赚足了我的眼泪,傅聪远行时候,他母亲的难受和他父亲一字一字堆积起来的悔恨,让我自愧,父母的辛苦,远远比我们想象中的付出的多得多,而我们的回馈却比想象中的少的少。
《文学回忆录》
- 这本书包含什么
- 可以说他是本对古今中外文学的串讲,这本书除了木心先生的才华外,还会让你有一种穿越古今的感觉。这本书应该属于赏析类的,他对古今文学的评价,将为你的书单带来更高品质的书籍。
- 本书为我带来了什么
- 让我对中国古代的文学有了一个整体的框架脉络,而我现在开始看的先秦时期的文学也是受木心先生的影响
- 这本书中对《荷马史诗》的介绍,让我对西方早期的文学产生很大的兴趣
- 以前不怎么对尼采感冒,但因为这本书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尼采,看到了一个可能跳出书的尼采。
- 适合什么类型的人读:对文学感兴趣的人。
- 怎么读
- 什么时候读:这本书也是在地铁上读完的,读了将近半个月时间,建议各位睡觉之前读,这样在梦里你会有和各种大人物见面的机会
- 阅读方法:如果你对西方世界史不是很了解,建议你先看一下《半小时读懂世界史》,然后再读,这样你会比较好梳理文中西方早期文学的知识
- 阅读的时候我在想什么: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好在看《天行九歌》,我真的很想穿越回古代,和韩非子结婚,和屈原对饮
《细节如何轻松影响他人》
- 这本书包含什么
- 这本书可以通过细枝末节的调整让你的说服更有说服力、让你的拖延症变成执行力、让你在谈判中占有更大的优势。
- 本书为我带来了什么?
- 严重怀疑暖石头的课程老师看过这本书(因为在我学习里面课程的时候,必须一节课接着一节课,环环相扣不能跳过其中一节的),将目标进行严格的规定,能在极大程度上帮助用户实现目标。(如果你想让自己设定的目标一直执行下去,不妨看看暖石的课程是怎么设置的)
- 让我明白“谢谢你的服务或者帮助”远比“谢谢”管用
- 天花板的高低会影响创意的激发
- 如果想让同事在你提供帮助后愿意帮助你,最好的办法是,他道谢的时候说一句“同事之间理应如此”,真的很管用
- 适合什么类型的人读:低情商和从事行政工作的人
- 怎么读
- 什么时候读:当你感觉到为什么细节总被别人注意到的时候,就证明到了读这本书的时候了
- 阅读方法:书中有很多的实验,如果你不想读,其实是可以跳过的
- 阅读的时候我在想什么:对不起,一边读一边忙着做笔记,忘记想了,如果你想要笔记,可以加我私人微信,我发给你啊
- 评价
- 我的短评:麻烦作者多给出一点这样细节方面的注意事项,让我这个粗人成为暖宝宝
《金字塔原理》
- 这本书包含什么
- 一本关于如何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
- 这本书教的是写作的方法论
- 本书为我带来了什么
- 这本书连同《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一起,让我的一个知乎回答获得了2900次赞同和1万1千次收藏,并为我的公众号带来了200多的新朋友
- 这本书教授的写作方法—金字塔结构,真的很适合在职场中使用
- 这本书教会了我一篇文章中每一段的写作结构,例如序言的写法—背景+冲突+疑问
- 不在害怕提笔没有东西能写,开始在写作前有目的的组织东西
- 适合什么类型的人读
- 逻辑混乱、表达不清不会写作的人群,同样也适合新媒体运营行业的宝贝们研读
- 怎么读
- 什么时候读:我是每天早上读这本书,花费了一个礼拜将这本书读完后,晚上下班回去再做读书笔记的
- 阅读方法:这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讲的是方法,下册是针对方法论的练习题,推荐两种阅读方法
- 先阅读第一本,将整个理论全部过一遍后,再开始第二本,开始第二本的时候一定要先看第一本中相应章节的知识点。
- 一边阅读第一本,阅读完一个知识点时候,打开第二本,练习相关的习题
- 我的阅读方法:先将第一本阅读完之后,开始分节做笔记并做习题
- 阅读的时候我在想什么
- 四线城市上的三本大学,感觉这本书我遇到的太迟了,读书的路上真的需要一个过来人为你领路
- 这样系统的写作课,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从来没有一个人曾教授过我,真的感觉,中国的语文课应该教授学生系统的写作课
- 大学的应用文写作课,我是认真学习的,但真的感觉预期花那79元钱,买自己学校老师出的那本书,还不如花费49元,买这本书
- 评价
- 网上的评价:冯唐说:其实,我用一百字就能说清楚。……金字塔原则就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而此中心论点可由三至七个论据支持,这些一级论据本身也可以是个论点,被二级的三至七个论据支持,如此延伸,状如金字塔。
- 我的短评:这本书真的应该在每个大学大一的课程中成为必修课的一本书,不是因为这本书有多厉害,而是因为这本书真的能够为在养老院里待了4年的中国学生教会唯一的职场技能—写报告。进入职场后你会发现这本书真的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传播学概论》
- 这本书包含什么
- 这是被划分为教科书的范围,但如果你只拿它当教科书就太可惜了,这本书对模仿、群体压力、舆论的变化、媒介是怎么影响我们行为的等等,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
- 本书为我带来了什么
- 抛开考研的知识点,从这本书中,我了解到了环境是如何影响我的行为的,和我对环境如何做出反应的。
- 对于舆论的形成,我也有了新的认识,从一定程度上说,我们看到的信息和热点,其背后是有人在推动着的。
- 对于网络大V有了重新的认识,以前我认为大V是什么都通晓的,这本书让我相信真正的大V只存在于自己的领域,如果他跑出来回答与他领域无关的问题,那他的意见你必须谨慎对待。
- 适合什么类型的人读
- 如果你在热点事件不能持谨慎的态度,那这本书值得你去读。如果群体意见会影响你的观点或者你持有和别人不一样的观点,但常常害怕被孤立,那这本书绝对对你大有益处。
- 怎么读
- 什么时候读: 在群体中感到困惑的时候、周围的环境不能让你做出正确的判断的时候。
- 阅读方法: 这本书中的很多理论,单另分开都是一本著作,如果你想读那些著作,建议先读这本书,读的时候多思考一下自己平时的一些行为。
- 阅读的时候我在想什么: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已经大三了,当时我们有这本门课,但教科书不是这本。我读的时候会想到当时以前自己跟风和被舆论戏弄的时候。
- 我的短评:
- 媒介素养是我们每一个网名都应该具备的,未来的媒介素养肯定会从青少年抓起的,而这本书绝对会成为一本经典教材。
《乌合之众》
- 这本书包含什么
- 如果你不能理解在一个大环境中为什么会做出平时绝不会做出的举动,那这本书会帮你解答。严重怀疑明星背后的推手是仔细研读过这本书的,因为他们对狂热粉丝的掌控能力,远远超过普通的个人。
- 本书为我带来了什么
- 冷静思考,这个能力是我在这本书中最大的收获。这本书不会教你如何去冷静思考,但是它会揭示我们不冷静、盲从时候的心理活动和其他影响因素,如果你将这本书读完后,按照书中所说的反向操作,会发现收获很大。
- 适合什么类型的人读
- 如果你以后想要从政,这是一本必读书目。
- 如果你认为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是比较弱,或者每次迫于别人的压力不能做出自己的决定时,最好读一读这本书。
- 这本书是100年前出现的,如果没有一定的传播学知识,读起来会比较困难,如果你感觉读的吃力的时候,请关注公号:姬央释书,针对这本书我已经写了3篇的读书笔记和案例帮助你更好的理解这本书。
- 怎么读
- 什么时候读: 最好的建议是大学读,如果你认为自己在做决定的时候碍于身边人的观点,那就证明到了读这本书的时候了。
- 阅读方法: 这本书需要反复的读,一遍是读不懂的,说句不好听的,加上做笔记和精读,我前前后后读了5遍,其中的一些知识才能勉强理解。
- 阅读的时候我在想什么: 我在想,作者是不是在某天早上起床后,也受了法国群众高亢情绪的影响,一同去参加了大革命。有时候看到时候,我还会想到一些近期发生的热点事件,并用书中的观点去解释,这个你可以在我的公众号文章中找到。
- 评价
- 网上的评价:与其说勒庞是个预言家,还不如说现代人不争气,过了一百年还是他笔下的那个鸟样。。。
- 我的短评:以上这条评论是我认为很精辟的。
作者:姬央释书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005800/answer/434606085